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运城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教师之家 > 浏览
楼主
看博士如何教子
“很多家长是不务正业者”董进宇博士出语惊人;“很多家长是不务正业者,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有很多家长对于学校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我认为我们很多家长是不务正业者,我们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做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人化”你的孩子
董进宇博士说:“人化”孩子很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潜意识地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是独立的人,理应具有独立人格。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在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建立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树立的过程。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是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责任心分为对内和对外的责任心。我们要讲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然后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了。家长当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我们不断地在后面监督。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心我们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
学习好绝不是靠意志力
董进宇博士再次出语惊人:“学习好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他说,我在大学时读过苏教育家写的《学习与兴趣》一书,读完之后豁然开朗。那里的基本概念是说: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大吃一惊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叫兴趣。如果孩子在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这种行为习惯就培养出来了。孩子第一次做这个行为是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反复行为,最后能不用意志力,条件反射地把事情做好,再由于家长的表扬、鼓励有好转,孩子得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形成自动反应了,每次行为孩子能够找到胜任自如的感觉。此时,所谓兴趣产生了。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到一两点钟,是因为有兴趣看书,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如果凭意志力,是断然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则是第一位的,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的。
鼓励表扬孩子是每一天都要做的事情
董进宇博士讲的到,美国有个大教育学爱说过一句非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分是真理。教育孩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地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这些家长都应该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表扬是当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地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地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上升,自信会增强。
批评孩子是“非常专业”的事情
说到家长批评孩子的问题,董进宇博士自信地说:“100%的家长不会批评孩子,因此,批评孩子应该是家长非常小心慎用的工作。”
董进宇博士说,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爱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评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不秀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作者:杜老师(459373)06-10-17 10:37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运城家教网 ©2003-2015